大家有沒有看過這個職銜呢?Technical Artist,中文直譯的就是「 技術美術員 」,那究竟這個職位是做甚麼的呢?
在兩年前,認識了一位在美國遊戲業工作的人員,他的職銜就是 Technical Artist。雖然說是 Artist,但是他卻一點畫作也不懂,他每每也會開動 MAYA 來做一些測試,他曾經說過,他的工作是非常困難和獨特的,那時候有點令我摸不著頭腦。昨天我在閱讀一本有關遊戲製作的雜誌,其中一篇文章講述了這個職位的工作範疇。
在那文章初,說了一個有趣的情況:製作遊戲時,Artist 都會向 Programmer 要求工具支援,過一會兒後,Artist 就會收到 Programmer 做好的工具,但是對 Artist 來說,這些工具都是不容易使用的。另外在製作後期,因為 Artist 做出來的東西,令遊戲運行速度表現差,Artist 和 Programmer 在這時候又會開始一場拉鋸戰了。
Technical Artist 的職位就在這個情況下出現的了。在遊戲製作整個過程中,不斷在 Artist 及 Programmer 中周旋,抓取一個在他們之間的平衡點,不失遊戲的運行速度,而又可達到 Artist 要求的效果,並與以執行。
我所閱讀的雜誌:程序員 遊戲創造 ( 2008 年 12 月下 )
Sunday, December 28, 2008
Monday, December 15, 2008
IMGUI
在 2008 年期間,因為要做製作遊戲的工具,所以接觸了很多有關 Win32 API 的資料,它雖然很強大,但在實際製作工具的時候,仍覺得它頗為麻煩的,常常要處理一些 Message,而且沒有一個好用的 GUI Design 工具 ( 或是可以自訂 Skin 的工具 ),對我來說寫這類 Program 時感覺就是不太順暢。
今天閒來在 Web Surfing 時候,發現了一個 GUI 的 Concept:「 IMGUI 」( Immediate-Mode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看了一些簡介之後,頓時發覺這個就是我想做的東西,所以便開始看多一點這方面的資料。IMGUI 很簡單,不需要處理煩瑣的 Messages 及 States,只需要處理 UI Context 及 Widgets 便可以。在數個月前我確實想過類似的東西,只是在開始上出了點問題未能解決而放下了,那時候還未得知這個 IMGUI 的存在。
這個 IMGUI 方案,我覺得很適合在遊戲製作上使用,而下是幾個有關這個方案的資料:
p.s. 其實可能很多 GUI 的方案都是使用這個 Concept 的,只是沒有說明罷了,而上面的資料卻引起了我的輕趣及注目呢,而且 ... IMGUI 的設計上是 Anti-OOP 的,我喜歡! :D :D
今天閒來在 Web Surfing 時候,發現了一個 GUI 的 Concept:「 IMGUI 」( Immediate-Mode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看了一些簡介之後,頓時發覺這個就是我想做的東西,所以便開始看多一點這方面的資料。IMGUI 很簡單,不需要處理煩瑣的 Messages 及 States,只需要處理 UI Context 及 Widgets 便可以。在數個月前我確實想過類似的東西,只是在開始上出了點問題未能解決而放下了,那時候還未得知這個 IMGUI 的存在。
這個 IMGUI 方案,我覺得很適合在遊戲製作上使用,而下是幾個有關這個方案的資料:
p.s. 其實可能很多 GUI 的方案都是使用這個 Concept 的,只是沒有說明罷了,而上面的資料卻引起了我的輕趣及注目呢,而且 ... IMGUI 的設計上是 Anti-OOP 的,我喜歡! :D :D
Saturday, December 13, 2008
聖誕節的願望
在 2008 年期間,有個遊戲一直都想玩的,但是因為日本的保護主意 ( 我覺得是我國某些 Online game 玩家的行為引致的 ),令我不能正常地體驗,那遊戲就是熱烈的「 Monster Hunter Frontier 」( PC 版本的 Monster Hunter )。能夠玩到這遊戲,可能是我在今年聖誕節中的願望。
從未試過有一隻 online game 是可以「如此」吸引我的,以前曾經覺得「 Phantasy Star Online 」是好玩的,但 Monster Hunter 的 Action 度卻是比 PSO 高很多。以往曾玩過 PS2 版本的 Monster Hunter,但那時候未有 Online 或合作模式版本,所以覺得不太好玩,但有了 Online 及合作模式後卻變得吸引我了。
以前曾經想在家中,能夠玩到類似「 SpikeOut 」的遊戲,但 SEGA 一直都沒有移值這遊戲到 Console 機或電腦上 ( 很多年後才在 XBox 上出現 ),所以我才搞一個「 Final Spike 」出來給自己玩。那麼我可能要自己搞一個叫做「 Behemoth Slayer 」,來滿足自己對 Monster Hunter 的興趣了。
從未試過有一隻 online game 是可以「如此」吸引我的,以前曾經覺得「 Phantasy Star Online 」是好玩的,但 Monster Hunter 的 Action 度卻是比 PSO 高很多。以往曾玩過 PS2 版本的 Monster Hunter,但那時候未有 Online 或合作模式版本,所以覺得不太好玩,但有了 Online 及合作模式後卻變得吸引我了。
以前曾經想在家中,能夠玩到類似「 SpikeOut 」的遊戲,但 SEGA 一直都沒有移值這遊戲到 Console 機或電腦上 ( 很多年後才在 XBox 上出現 ),所以我才搞一個「 Final Spike 」出來給自己玩。那麼我可能要自己搞一個叫做「 Behemoth Slayer 」,來滿足自己對 Monster Hunter 的興趣了。
Friday, December 05, 2008
工具製作,2008 回顧
一年容易又到年尾了,在今年年初時,決意要製作一些遊戲製作工具,在這裡要回看一下,究竟做了些甚麼出來。
Material Editor (1) (2)
雖然 OGRE 有一個很不錯的資源管理系統,但要用於製作工具時卻是非常困難的,而 Material 的管理是其中的致命傷。因為那個 Material 是以一個 Script 來儲存的,要製作好一個 Material script 和觀察它在 OGRE 中的表現是頗為困難的。這個工具可以製作一些簡單的 Material script,亦同時可以看到在 OGRE 中的表現。
Character Editor (1) (2) (3)
在 2007 年尾時開始接觸 Event / Data driven 的編程技術,從中學懂了一些相關的理念,所以就利用製作這工具的機會同時實踐 Event 系統。工具主要的功能是管理 Animation 的速度和 Event 的發放,這個工具只要配合 MilkShape3D Animation Splitter 工具及 OGRE Mesh Exporter 就能順利完成相關工作。
OLM MilkShape3D Plugin
這個是從朋友的 OLM ( Open Light Mapper ) 工具衍生出來的,因為覺得它的功能強大而且易用,所以便在一個短時間內,將我常用的 MilkShape3D 及 OLM 整合起來。
雖然只是製作了三個工具,但功能上絕對是紮實的,而且 Bugs 量更是極少 ( :-P )。其實在我的心目中,有一個工具一直都很想做的,就是一個類似 Scene Builder 的工具,之前在製作 OLM MilkShape3D Plugin 時學懂了一點東西,希望能夠在 MilkShape3D 中,完成類似的功能,而這個 Scene Builder,可能是最後一個需要製作的工具呢。
Material Editor (1) (2)
雖然 OGRE 有一個很不錯的資源管理系統,但要用於製作工具時卻是非常困難的,而 Material 的管理是其中的致命傷。因為那個 Material 是以一個 Script 來儲存的,要製作好一個 Material script 和觀察它在 OGRE 中的表現是頗為困難的。這個工具可以製作一些簡單的 Material script,亦同時可以看到在 OGRE 中的表現。
Character Editor (1) (2) (3)
在 2007 年尾時開始接觸 Event / Data driven 的編程技術,從中學懂了一些相關的理念,所以就利用製作這工具的機會同時實踐 Event 系統。工具主要的功能是管理 Animation 的速度和 Event 的發放,這個工具只要配合 MilkShape3D Animation Splitter 工具及 OGRE Mesh Exporter 就能順利完成相關工作。
OLM MilkShape3D Plugin
這個是從朋友的 OLM ( Open Light Mapper ) 工具衍生出來的,因為覺得它的功能強大而且易用,所以便在一個短時間內,將我常用的 MilkShape3D 及 OLM 整合起來。
雖然只是製作了三個工具,但功能上絕對是紮實的,而且 Bugs 量更是極少 ( :-P )。其實在我的心目中,有一個工具一直都很想做的,就是一個類似 Scene Builder 的工具,之前在製作 OLM MilkShape3D Plugin 時學懂了一點東西,希望能夠在 MilkShape3D 中,完成類似的功能,而這個 Scene Builder,可能是最後一個需要製作的工具呢。
Tuesday, December 02, 2008
經濟衰退的遊戲
經濟又再進入衰退,香港在十年間遇過數次經濟危機,可以說是難得一見,所以我也來發發牙痕。
有人說,電影業與遊戲業在經濟衰推時,多數都不會受影響,因為現實上很不高興,人們都會到電影院或待在家中看電影,又或者慳來不出外用晚餐的洗費,換來一隻電子遊戲留在家中遊玩。
以上所說的,都好像確切地出現過,每每所謂的經濟衰退,都不太聽過遊戲業受牽連,但究竟事實是否如此?多年前日本曾經試過一次頗利害的經濟衰退,日本是其中一個遊戲業界大國,當年有多個遊戲業界新聞,說某某遊戲公司裁員,某某遊戲公司結業,其實如今的一間遊戲母公司,拆散做多間子公司,就是在那時候出現的。簡化架構,精簡人手,就是要做到減省開支,而不失質量。
這次的經濟危機乃全球性問題,而現時的次世代遊戲,往往開發時間長及成本龐大,相信對遊戲製作公司有一定的壓力。而日本作為其中一個遊戲業界大國,近幾年各大遊戲商都將遊戲「國際化」,但同時卻犧牲了日本遊戲獨有的遊戲性,回看 PS One 或 SEGA Saturn 時期的遊戲,比現時 PS3 或 XBox360 的遊戲更好玩更好賣,難怪日本業界近年只專注於「炒冷飯」或「Remake」。
經濟衰退不是一年半載能夠輕易復甦,近年歐洲是個新興的遊戲發展市場,究竟下一年這市場能否保持著那分熱鬧,就要看看到時的國際環境變成如何了。
有人說,電影業與遊戲業在經濟衰推時,多數都不會受影響,因為現實上很不高興,人們都會到電影院或待在家中看電影,又或者慳來不出外用晚餐的洗費,換來一隻電子遊戲留在家中遊玩。
以上所說的,都好像確切地出現過,每每所謂的經濟衰退,都不太聽過遊戲業受牽連,但究竟事實是否如此?多年前日本曾經試過一次頗利害的經濟衰退,日本是其中一個遊戲業界大國,當年有多個遊戲業界新聞,說某某遊戲公司裁員,某某遊戲公司結業,其實如今的一間遊戲母公司,拆散做多間子公司,就是在那時候出現的。簡化架構,精簡人手,就是要做到減省開支,而不失質量。
這次的經濟危機乃全球性問題,而現時的次世代遊戲,往往開發時間長及成本龐大,相信對遊戲製作公司有一定的壓力。而日本作為其中一個遊戲業界大國,近幾年各大遊戲商都將遊戲「國際化」,但同時卻犧牲了日本遊戲獨有的遊戲性,回看 PS One 或 SEGA Saturn 時期的遊戲,比現時 PS3 或 XBox360 的遊戲更好玩更好賣,難怪日本業界近年只專注於「炒冷飯」或「Remake」。
經濟衰退不是一年半載能夠輕易復甦,近年歐洲是個新興的遊戲發展市場,究竟下一年這市場能否保持著那分熱鬧,就要看看到時的國際環境變成如何了。
Subscribe to:
Posts (Atom)